2006/02/18
2006/02/17
feed feed 飽飽
我剛為《食自己》弄了個 FeedBurner feed。若老友記喜歡用 Bloglines、Google、newsgator 或 My YAHOO 吃殘廢餐的,icons 在本頁右面 menu 底部。若您不曉得在下在說什麼… 嘿,區區世間事,不用挂牽。
菊花茶
2006/02/16
陶煲燴薯
少時在英倫唸書,人們戲稱「食薯仔」。英倫的飲食是否差勁得除了馬鈴薯便沒啥好吃呢?那不盡然。但俺在那裡吃焗薯吃上了癮倒是真的;兼且意外發現了一個「唐式」燴馬鈴薯的方法。
進大學時終於有了可自由煮食的廚房。於是週末在倫敦時便跑到唐人街買了個沙煲,打算有樣學樣隨人家「煲湯」。但當時小生行年十七無煮食經驗,結果買了個滲水的。沒奈何,但又不想浪費,便用它來乾燴馬鈴薯,靜觀那沙煲會裂還是不會裂。
話說英人焗薯多是用焗爐的,外層太乾,皮更往往是焦了的。好吃與否,見仁見志,俺便不甚歡喜。相反,用沙煲焗的馬鈴薯,熟透了,皮還是微濕的;覺得好吃得多了。
離開英倫後的二十年,除了偶爾上扒房或朋友弄飯,少有得吃焗薯的。但早陣子在吉之島看見一個鹿兒島製的陶煲,身旁的日本朋友謂,鹿兒島是火出區,當地的陶土耐熱能力天下無雙云云。也確實如此;那示範員即席把 hot plate 上熱烘烘的陶煲隨手放進鋅盤的水裡,絲毫無損,於是便把它買下了用來焗薯仔。


- 用清水把馬鈴薯洗清淨。
- 用日式筷子(一頭尖的那種)在馬鈴薯表面狂插十數個深洞。(sorry for the 蘋果文風)
- 把馬鈴薯表皮塗滿橄欖油,再揉上粗鹽。
- 用鋁箔包密。
- 放進沙煲/陶煲裡用中火乾燴 30 至 40 分鐘。
- 之後不時用筷子插插,撿查熟透程度。自己執生;薯心軟軟的便可吃了。

BTW,不少人道聽途說,謂馬鈴薯吃了會胖。其實薯仔是 keep fit 的不二之選, 因為它不含脂肪, 容易讓人飽足,但熱量只有 220 個卡洛里。而且營養成份很高,含多種蛋白質、礦物質(如鉀和鈣)和維他命C。令人肥胖的,是加進薯仔裡的牛油,煙肉、和各種餡料;i'm loving it!
徇讀者要求,post 埋個成品…

2006/02/14
玩不玩?玩...玩蛋吧!
午間收到idiot-supremo電郵,題目是“玩不玩?”當然玩!然後他有如下要求:
不難不難! 單身懶人煮食,雞蛋應是最方便的食材,煎炒蒸燉都可以三兩下子搞定,而且前期準備功夫少,不用事先剝皮拆骨加油添醬,只要在冰箱挑一個合眼緣的就可以了. 家傳怪方是蝦米炒蛋,蝦米以熱水稍稍浸軟,浸蝦米的時候可以打蛋,蛋打好,加鹽和油再打一會,然後油下鍋,燒熱,下蝦米,炒香,然後加入蛋漿一起炒,炒熟即可上碟.幾分鐘時間就好了.蛋香蝦米更香. 炒蛋涉及爐具較多,而且多油,對身體不好事少,事後清洗麻煩事大.所以懶人還是弄蒸水蛋算了,有人蒸水蛋很講究,那可是很花功夫,零講究的水蛋是這樣的. 蛋打勻,加油鹽再打勻,原碟(這是重點,用最少數目的碟,事後清理又少一點,懶是要深謀遠慮)放在電飯煲裡一起蒸熟即可,飯熟了,蛋也老了,不過反正都是 蛋,老一點不礙事.蒸蛋可以變成三色蛋,肉鬆水蛋,蝦米蒸蛋,油條蒸蛋,白飯魚蒸蛋,瑤柱水蛋...可以保證一周七天,天天不同. 晚上餓了,可以把紙包奶下鍋加熱,加入雞蛋一隻,煮沸收火,加點糖攪勻再焗三分鐘,就是不錯的宵夜.
Club 7‧1 特飲「桂圓茶」
Club 7‧1 的前身是頗聞名的蘭桂坊「文化」bar「六四」。○五年當業主要加租一倍時,Grace(事頭婆馬麗華)便轉而在荷李活道開了「7‧1」。

幫襯阿 Grace 不一定要飲酒。Club 7‧1 的特飲「桂圓茶」,便一滴酒精也沒有。Grace 說有一趟西班牙籍常客 Maria 傷風喉痛,便沖了一杯給她,順便給了她兩服的材料帶回家。不一天她的聲音便回來了。
Club 7‧1 承繼「六四」精神,常免費借場地給弱勢/文化團體聚會。來開會的人,好些是不飲酒的。所以「桂圓茶」每晚其實賣不少。
- 杞子 10 粒
- 丁香 5-6 粒
- 玉桂 Cinnamon(半吋 X 半吋見方)
- 桂圓(龍眼)10 粒
沖熱水。That's it;不過翻沖沒味道。
既然 bubi 介紹 cinnamon & ginger tea,便順帶一提,歐洲薄薄筒狀的玉桂,無論香味、flavour 都與內地/安南出品(好香好香,重甸甸的超過 1mm 厚!)有天壤之別。後者在中、上環舊區的藥材店有售,價錢與頂級舊陳皮相若 —— 約幾十圓一斤。
turbo 雞湯
年少時在英倫寄宿。每當腸胃不妙時,舍監太太總是祇許我吃雞湯;說是既可減輕身體機能的負荷,又能把體內的毒素、廢物快點給沖出來云云。於是以後不大自覺地有病便喝湯。
但若人是獨居的話,週末以外或病倒時想弄點湯談何容易!又須買湯料,又要「飛水」,又要乾等數小時…
罐頭湯嘛,看看罐上 ingredients 列表內的味精、人造色素,不知福兮禍兮。
不久前史雲生出了一款無味精的清雞湯,正合我意 — 算是便利與健康的折衷,但味道實在是淡了一點(尤是感冒時味覺消失了大半)。於是再在超級市場買點甘筍、洋蔥、parsnip(歐洲防風草)和雞胸肉。將配料去皮後在史雲生裡煲半小時,然後把雞肉撈起切粒或切條,和把洋蔥與 parsnip 的渣丟掉。
再把雞肉放回湯裡,煲至甘筍完全軟熟便成了。加鹽、加麵自便。